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三百五十二章 农部 (2/2)

第三百五十二章 农部 (2/2)

文/西南北无家
轮回之帝国的历史 | 本章字数:275.11万字 | |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txt下载 | 轮回之帝国的历史手机阅读
农事,其实是一件苦差事。选育良种,田间耕种,兴建水利便于灌溉,改进农具,等等,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均需脚踏实地,并不易为之。可这些对于天下的民生,说善莫大焉,却毫不为过。昔日神农氏,至今仍受世人之追思、敬仰,即为明证。”

“陛下圣明,所言极是。”王祯躬身回道。

由于后世资讯的缘故,到了这个时代,某人的确在许多事情上都不能说一点不了解,而且还能像模像样地来那么几句。但也就仅限于此,再多、再深一些,只怕就要当场露馅了。

不过他的话却让王祯颇有知音之感,因为王祯立志所做之事,本就是这个时代少有人看上眼的,所以这就让他在感觉上多少显得有点孤独。

但王祯虽然脑袋有点懵,却还不至于不清楚,虽然有某人对自己的青睐,可是以自己的年龄、资历、以及过去的身份,在朝堂上却很难服众。

于是在愣了好一会后,他就说出了一番并非完全是自谦之辞:

“陛下的抬爱,臣感激不尽。但陛下也知,农事不同于其它,不入田间,则不知耕作之事。以臣的见识、能力,还当不得如此重任。故臣以为,现在仍需要多历练。至于将来,如能蒙陛下恩准,臣愿意去农事院。”

相对来说,王祯真得是更愿意去农事院。因为不提什么“院长”,仅仅是成为朝廷太学里的一个教授或教习,于这个时代,在世人的眼中都有着相当高的地位。反之,以他的情况和一帮行朝的元老重臣在朝堂上同列,想想都有点令他压抑。

可某人却不愿意放过他,自顾自地继续加码:

“王爱卿,朕此次前来,一路上也大致了解了一些你在这里的为政之道,但你知道其中的不足在哪里吗?”

王祯顿时再度一怔。

“臣还请陛下训示。”

某人露出了一个笑容:“格局太小了,它们不应局限于一地,理应推及天下,惠及所有的百姓。而这,才是一个志士应当所为,所以朕更希望你去任这个农部尚书。至于农事院,朕可以允诺,在农部走上正轨后,如果你不想再任尚书,仍可以去那里。”

随即他又拿出了数页文稿递给了王祯。

“民以食为天,农事所系,即为关系到天下的大事。故此朕认为,朝廷过去没有设立农部,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。”

“这是朕所拟的有关农部的规制草案,王爱卿你可以先看看。如果有什么建议、或不同看法,尽管直言,不必顾忌。”

在某人的规划中,大宋的农部除设置了一个种植司外,还把原属于工部的“水部”、以及户部的“仓部”也划了过来,分别改为“水利司”和“仓储司”,再加上应有的会计司,这样就初步也有了四个司的编制。

……

王祯是在第二年正式走马上任的,他的这个任命自然在行朝内部引起了不少的争议。因为在其他人看来,作为一个事实上的“外人”、至少是“后来之人”,王祯实在是没有资格坐这个位子。

但所有觊觎这个“尚书”之位的人,随后就被当头浇了一盆冷水:

“……农事所涉,乃是国本,非对其极为了解者,则不足于堪当重任。三月之内,若有自诩能比王祯更了解农事的人,既可自荐,也不妨让他人来推荐,朝中自会虚位以待。……”

此言一出,其后无形中又抬高了王祯的名声,因为不管先前是否了解,在听了这番话后,少不得会有人要去了解这个王祯到底有何才能。

只不过当他们在了解了王祯的经历,尤其是当初留在工程院里的、与农事相关的书稿和图本后,顿时就不在言语了。

而某人则在王祯上了“贼船”后,露出了更阴险的嘴脸。他随后又下诏:

“除权农部尚书之外,王祯还兼任朝廷太学农事院院长……”

这个就是后世所谓企业家们的风格了,不把属下员工的价值榨干了绝不算完。哪有什么以后?现在您就把事情都担起来吧。

/book_1156/31136512.l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三百五十一章 农学家(2/2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