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1612章 洛阳铲(上) (3/3)

第1612章 洛阳铲(上) (3/3)

文/重生的杨桃
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| 本章字数:1275.11万字 | |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txt下载 |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手机阅读
人曾在十八世纪末发明了一种名为coring的钻土勘探工具,其工作原理和洛阳铲有些类似。后来,美国人对这项技术发扬光大,它多是用于寻找水源。有时候,则不可思议的成为玄学工具,来断定定居点的风水。

洛阳铲,它发源于中国终于走向了世界,成为各国考古、地质勘探、矿产勘探时必备的一种工具。针对该工具的挖掘原理的进一步研究,某种意义上,南极冰芯的钻探取样,也有洛阳铲技术的影子。

可惜,英国美国名为coring的工具根本没传入俄国,更不说洛阳铲了。沙俄的工业底子过于薄弱,工业大发展还是在于苏联时期斯大林开展的两个五年计划。十年时间,苏联在全联盟发现了许多新矿,尤其是在白俄罗斯中部地区发现了大量盐矿。

苏联是用传统的拆迁勘探队在人迹罕至的区域徒步寻找,确定可疑点后开始用传统方式大规模挖掘。这类手段的确落后,不过全面临待探勘地区规模庞大,发动强大的人力进行挖掘,各类新矿大量建立,可惜战争来的太突然了。

广大苏联公民,尤其是先居普里佩特沼泽的数万军民,根本不知道洛阳铲。平民挖坑的主要理由就是挖井,大多数时候挖一个十米深的坑就能渗出水,接着用石头堆砌井壁,一口井就完成了。

苏联的一些城市也有压水井,其钻洞的技术还是石油钻进术。老实说,用石油钻井技术去勘探地下是否有盐矿,技术上游击共和国可以实现,就是有些费时费力。而洛阳铲,它技术要求不高,根据杨明志的估计,几个小时它就能下生产线投入使用了。至于使用方法,岂是一个简单能够形容的!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1611章 挖掘工地(3/3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